定了!浙江调整这些疫情防控措施
省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省政府副秘书长陈广胜先通报了最新疫情情况:3月7日,浙江无新增确诊病例,无新增无症状感染者。截至3月7日24时,浙江现有在院治疗确诊病例5例,均由境外输入;尚在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35例,其中境外输入34例、省外输入1例。
境外疫情输入是当前疫情防控的最大风险点。风险在哪里集中,措施就应在哪里跟进,确保“源头查控+硬核隔离+精密智控”环环相扣。浙江充分发挥海关第一道关口作用,全面做好入境人员核酸、抗体双检测。结合浙江实际,紧扣国际商业航班旅客入境、国际航行船舶船员换班、国际船舶维修、海上渔船管理等重点环节,逐一细化实化防控要求,确保入境人员及行李物品安全纳入防疫体系。深入开展“净海”行动,严厉打击非法入境,坚决守牢“海上大门”。
为切实降低风险隐患,浙江对入境人员实行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截至3月7日24时,正在省内隔离的入境人员4206人,其中,由国际商业航班入境(含从上海转运)3458人、国际航行船舶换班船员268人、国际船舶维修来浙人员(含在船管控)13人、海上渔船回港人员467人,均纳入闭环管理。今年以来,全省在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入境人员中累计发现16例确诊病例、29例无症状感染者。针对新冠病毒潜伏期较长的隐患,对入境人员在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后加强健康监测,着力从管控机制上打“补丁”。今年以来,全省已报告20例14天隔离期满后发现的核酸检测阳性病例,有效阻断了隐性传染源。
坚持突发应急处置和适时动态调整相统一,应疫情变化该严则严、当宽则宽、应放则放。鉴于去年冬季以来国内连续发生聚集性疫情,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总体部署,浙江就元旦和春节期间疫情防控采取一系列针对性措施。随着当前国内疫情形势趋稳向好,各地各单位可在落实常态化精密智控前提下,从实际出发调整管控方式和强度,避免对人员正常流动和经济社会运行造成不必要影响。今天是2021年春运最后一天,自3月9日开始,全省终止实施农村地区返乡人员健康管理措施。同时,动态清理和调整前阶段各地各单位从严限制人员流动的相关规定和指引。有序组织开展国内低风险地区旅游,尤其是倡导省内旅游休闲度假,引导开展周边游、乡村游,鼓励旅行社组织生态游、康养游,逐步恢复因疫情暂停的特定旅游线路。鼓励学校适度组织学生户外活动,在做好安全防护前提下就近开展劳动实践和研学旅行,让孩子们更多走进大自然感受田野、享受春光。
由于养老抚幼对象这一群体比较特殊,“一老一小”服务机构一直是疫情防控的重点场所。年初按照国家部委指导意见,对养老机构和儿童福利机构实行临时性封闭管理,有利于防止疫情传播隐患。但封闭管理只能用于防疫压力较大的特定时段,当各省(区、市)中高风险地区全面清零后,总体上已具备解除养老机构和儿童福利机构封闭管理的条件。浙江适时明确:在院老人、儿童和工作人员可以外出,外出应避免人员聚集,返院后报告外出路线。家属经实名登记预约、亮码测温正常后可入院探视老人。养老机构可接收新人入住,春节前回家过年的老人也可返院。乡镇(街道)居家养老中心、城乡社区照料中心恢复正常运行。但封闭管理的解除,不等于可放松警惕。要继续加强“一老一小”服务机构通风消毒、环境卫生和人员健康监测,建立健全疫情应急处置预案,切实防患于未然。
经过全国上下共同努力,当前各省(区、市)都已是疫情低风险地区。着眼于继续深化精准防控,浙江对重点地区流动人员适时缩减管控边界,进一步调整和细化健康管理措施。鉴于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原则上禁止人员出行,为此提示相关人员暂缓来浙返浙;如在当地管控期间仍跨省域流动的,到达浙江将实行“14+7”健康管理措施。即先实施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第1天和第14天分别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对隔离期满检测阴性者,继续实施7天日常健康监测,期满再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对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市、区)或直辖市街道(乡镇)的其他来浙返浙人员,到达目的地需核验3天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如无证明的,就近引导至综合服务点等指定场所接受核酸检测;对检测阴性者,实施14天日常健康检测,期满再进行一次核酸检测。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规定目前在国内没有适用人员,主要是立足于常态化疫情防控的机制安排进行完善。为便于公众更好地了解浙江防疫政策,及时予以发布。同时,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被纳入健康管理的人员在浙江已动态清零,新近跨省域流动人员只需凭“健康码”绿码即可在浙江全域自由畅行,非特殊情况无需核验核酸检测报告。
(北仑发布综合编辑,资料来源:浙江发布)
猜你喜欢